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6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APP:移动医疗时代来临

[复制链接]
462 0
2010年3月,在加州洛杉矶召开的TED科技峰会上,心脏病医学专家埃里克・托普对着台下数千位科技公司领袖、风险投资人、创业者、科技博客和媒体侃侃而谈。
“你们谁还记得听诊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那是在1816年。不过到了2016年――听诊器发明200周年的时候,就没人再需要一个听诊器了,取代它的将是无线数字设备。”埃里克说,“作为一名心脏病医生,你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通过手机实时监控到病人的心脏和脉搏跳动情况。在我身上,这一切已经发生了。”
埃里克・托普是全美最早把诊疗和对病人的服务搬上移动平台的医生,也是一名传统医疗工具的终结者。在他看来,移动医疗才是医疗行业的未来。
何为移动医疗?据悉,全球128项最新的“移动医疗”应用,覆盖了基础护理、公共卫生研究、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比如,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医生可以更及时地开展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能通过手机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把加速过滤器和重力传感器与手机网络相连接,以监测老年人的行走状态,预防他们的“跌倒”;“移动医疗” 甚至还能够开发一个专门的交流系统,供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受难者互动沟通、恢复信心。
中东是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到2030年,该地区糖尿病人数将达到5170万。为此卡塔尔电信将重点提供人们饮食方面的建议,而目标用户群是那些不便前往医院的人们,他们通常居住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
在英国,病人可以使用沃达丰提供的3G医生移动视频咨询服务,通过拨打3G视频电话向医生咨询,只需支付35英镑咨询费,就可享受专业医师提供的咨询服务。
移动医疗的运用在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感觉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风险投资者对回报的更多期许。
GSM协会2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五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收入,而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收入。
市场研究公司ABI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体育与健康移动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4亿美元。到2016年,无线网络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届时将有3000万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中的“医疗局域网”相连接,可佩带在人们身上的无线医疗感测器将达到1亿台。
这些无线医疗感测器(如血压监测器、血糖仪)都是“无创”、“非侵入”式的,体积十分小,佩戴后就能对自己的体温、心跳律动等数据进行监测。这些数据还能够接收和发送到你的移动设备、网络平台等,方便你查询。
某些公司已看到了这一点。开发富于创意的数字无线通信产品的美国高通公司,不久前宣布成立高通无线医疗公司,运营无线医疗业务。同时,还将设立规模为1亿美元的高通生命基金,用来扶持相关的移动应用创新与设备研发。
它的第一个产品是用于无线医疗终端的2net平台和集线器。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全球最大医疗IT展会上,高通无线医疗公司展示了一种家庭无线医疗解决方案“2net”。医疗机构可通过基于云端的2net平台,随时查看家中患者的体温、脉搏、血糖值等生命体征数据。
在ABI的报告中,其预测的13.4亿美元无线医疗与健康的市场规模中,有4亿美元将来自那些与健康和医疗相关的移动应用程序。
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师乔纳森・科林斯说,他预计下载量的增长将两倍于营收的增长,到2016年时,每年的应用下载量会超过10亿次。
人们似乎开始愿意为这些程序付费,我们进入了一个用App和软件改变医疗与健康行业的好时代。
在苹果零售店内有一款产品是Lark“睡眠腕带”,这一医疗服务工具,在这里起码卖到了几十美元。乍一看,你会认为Lark是苹果的产品――它的简单、弧线、设计甚至包装盒的装置,都与苹果的产品一模一样,而实际上它是一款移动应用程序,是一个独立的产品。
目前,仅仅在iPhone上才能运行Lark的睡眠监控程序,使用者只要用Lark iPhone App设定好起床时间,并且在睡前戴上感测手环,手环将透过无线通讯和iPhone交换资料,等设定的时间到了,就会以轻微振动唤醒使用者。更重要的是,Lark的睡眠腕带能追踪一个人的睡眠情况,睡醒后可以查看过去几小时的睡眠质量,比如你醒了几次,什么时候醒的。
另一款全球热门软件是Epocrates,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数以千计的处方药和数以百计的非处方药的信息查询。通过它,医生们可以查看用药的剂量正确与否、是否有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据称,其可以检索到3300种以上的药品。Epocrates公司在移动应用领域的成功,基于其建立了十多年的药品数据库,超过100万的卫生领域专家,包括全美超过45%的药师,都是它的用户。
风险投资掘金医疗健康产业
“下一件创造沟通体验的大事一定是医疗,这是可以被连接的未来。”与Twitter和Square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一样,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也看到了移动医疗的市场价值。
美国一家名为ZocDoc的网站就得到了投资公司的青睐。ZocDoc通过为病人提供寻医平台,让病人能够通过网络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并进行预约等服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医生们支付一定的费用后,他们的信息就可以进入ZocDoc的数据库。去年8月,DST向其投资5000万美元,9月份该网站再获高盛2500万美元投资,并被高盛认为是30家最具IPO可能的初创企业之一。现在ZocDoc拥有200名员工,总共筹集到了9500万元的资金。
在旧金山和硅谷,出现了专门针对医疗健康创业的投资俱乐部和孵化器。比如去年早些时候推出的Rock Health,一个针对移动医疗创业项目的投资基金、创业训练营和孵化器。
虽然医疗保健得益于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但大众的健康水平仍然不高,而且与健康相关的成本也在增加。美国人在2008年花在医疗保健上的费用高达2.4兆美元,但患者的治疗效果却比同类国家低。
Rock Health希望能扭转局面,吸引更多的资金。他们是这么做的:在你提交完申请表格后,会有投资者与医疗健康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每期选择10个项目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夏令营培训”,参加的团队将得到一笔至少2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并由Rock Health提供办公场地,以及医疗、品牌、传播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业内专家的指导。
Rock Health拥有着强大的创业导师和顾问阵容,包括Path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莫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副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该计划的顾问包括Twitter的工程副总裁迈克尔・阿贝特等。
参与Rock Health首期学习班的初创公司,大部分从事简单而有趣的应用程序开发。
比如BrainBot能帮助监测并了解大脑活动。BrainBot利用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的最先进技术,让你轻松地提高大脑性能(从压力管理技巧,到提升冥想的效果)。
Skimble通过有趣的互动应用程序促进你的健身活动。它提供两个优秀的免费医疗保健与健身应用:一个是Workout Trainer (适用于iPhone/iPad),它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教练提供多媒体训练指导,激励你保持合适的运动量;另一个是GPS Sports Tracker(适用于iPhone和Android),你可以通过它共享45种不同的运动。
Omada Health则是第一个将社交网络原则运用到合法的临床治疗上的公司。它正在创建一个糖尿病的预防方案,其特点是强调社交、教育和指标测量,既为患者提供激励,又对结果进行验证。
这些围绕着医疗的创业项目,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正在一步步走向商业成功。
中国移动医疗APP正起步
在中国,移动医疗健康类市场也在成为跨界焦点,一些企业已开始了尝试。目前39健康网的个人用药管理类产品“药品通”,针对医患互动的预约、咨询类产品“好大夫在线”,针对医药专业人士推出的丁香园“用药助手”,以及自查+问诊的健康咨询工具“春雨掌上医生”等,都拥有相当规模的用户下载量。
而丁香园显然是其中的翘楚。2000年,丁香园起步于为医药专业人士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两年之后,转型做专业论坛。丁香园上一个好帖常常可以得到上千条跟帖,几乎条条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在专业学术领域受到了医生的欢迎。
从2006年开始,丁香园决定坚持把论坛和子网站分开运营,逐步建立起多元盈利模式。一方面,它建立起两个子网站――生物医学人才招聘、生物试剂耗材的电子商务平台“丁香通”;另一方面,主页医药生命科学资讯和子网站中,植入领域专家调研、学术会议直播等学术推广形式的广告。目前,两个子网站共有500多家会员企业,而药企学术推广则主要来自包括辉瑞、赛诺菲、阿斯利康等几十家国内外制药企业。
2009年,丁香园开始持续盈利,年底收入超过500万元并获得第一轮200万美元融资,去年整体收入已经突破千万元。
丁香园在商业上实现了突破后,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健康市场。
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丁香园的CEO一开始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什么类型的产品。去年初,他在美国参加了一次以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为主题的医药行业会议,听到Epocrates 的公司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消息,而且这家公司只有一款医疗类APP后,丁香园很快成立无线产品小组,并提出“用药助手”这款应用产品的设计方案,并于当年8月在App Store顺利上线。
考虑到丁香园网站会员大部分是医生,药品是医生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能给医生提供一款更方便的产品,随时随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找药、查药遇到的问题,从这个方向入手容易找到盈利点。
到去年底,上线才四个月的“用药助手”已经有超过100万下载量。除了专业的医生外,不少网友也会拿出手机,打开“用药助手”,下载一些常见病病症和治疗方法,研究对比药品疗效和禁忌,然后把用药方案收藏起来,以便及时预防治疗。
“用药助手”除了专业版99元的收费,还有药企广告、学术推广方面的收入来源。丁香园通过搭建详细的药品数据库黏住了一大批专业的医生用户,以此对医药厂商构成了可变现的影响力。
如今,丁香园又推出了针对医生之间互动社交的移动产品“丁香客”,使得丁香园真正成为医生的社区(BBS+SNS),为医生的交流带来更大的便利。
与“用药助手”类似的医药APP软件,还包括“春雨掌上医生”,只不过“春雨”将目标客户群定在了普通用户上。
从2011年11月上线App store到今年2月,“春雨掌上医生”客户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迎来第100万个下载客户。“春雨掌上医生”在健康信息推送、身体健康自查、门诊预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已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春雨掌上医生”的创始人张锐曾担任网易副总编辑,自离开网易后,他把创业点选在了医疗服务。创业伊始,他就获得了千万级别的风险投资。
虽然确定了医疗健康作为创业方向,但到底从何处切入?张锐和他的团队发现,诸如减肥、心理咨询等APP虽然颇受欢迎,不过商业延展性似乎不够,如果切入到求医问药的咨询,为患者提供就医前服务,这样一种起点式服务,可以为以后的衍生商业化做铺垫。
“春雨掌上医生”客户端向用户提供自诊和向医生问诊两大功能,软件和所提供的服务全部免费。用户可选择自诊或向医生问诊,实现自我检查、紧急求助、专人护理等个性化智能“家庭医生”服务,提前知晓身体状况,实现了病人和医院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实时跟踪。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据悉,“春雨掌上医生”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种:从国内外购买数据库,并且不断补充来自海外权威的药典、医典的记录;采用互联网方式获取一些疾病数据;聘请专家帮助编辑。
在问诊上,“春雨掌上医生”采用的是聘请专业医生与用户互动方式。为了解决医生问题,张锐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与国内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另一种是与医生个体签约,有全职和分时段的兼职两种。聘用医生的标准,一是须在三甲医院工作过,二是须有博士以上学历。
在“春雨掌上医生”获得千万元风险投资后,它的商业模式引人关注。据悉,它今后将采用“免费+增值”商业模式,每天100个医生免费线上问诊,超过数量则通过增值收费满足用户个性化和进阶的问诊需求。“春雨”提供的是一种基于EHR(电子健康记录)的家庭私人医生服务。另外,药品广告也是“春雨”赢利点之一。
张锐认为未来盈利模式“充满想象空间”。比如提供B2C服务,“春雨”充当平台,嵌入药店数据库,使用户可以像上淘宝购物一样购买药品以及服务。现在,不少线下民营医院医疗闲置资源很多,“春雨”也将激活这块资源为用户服务。
尽管国内推出了诸如“春雨掌上医生”、“用药助手”等软件,但和国外移动医疗市场相比,可操作空间与商业价值上的差距仍相当明显。比如,目前用户对移动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还不高,产品的收费空间也非常小,向医生支付的费用过低也无法产生线上服务的动力。
值得庆幸的是,毕竟中国的APP移动医疗市场已起步,或许它的未来也会像Facebook和 Twitter那样创造神话呢!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154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4-9-20 11:57 , Processed in 0.0506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