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C0399 于 2021-11-16 17:43 编辑
四、重点疾病诊疗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建国初期的传染性疾病转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2018年,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占据了城市居民死亡率的69.78%,农村居民死亡率的68.62%。为提高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成立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及相关专业国家质控中心,在各方努力下,相关疾病诊疗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相应的药物和技术,我国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约30%。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一些大医院相继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并使用直流电除颤装置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患者电复律,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大幅度下降至15%左右。1984年,我国成功开展了经冠状动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静脉溶栓治疗,并在国内推广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成熟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的统计资料,2018年全国1788所地方医院及部队医院共完成PCI术915256例,数量居世界首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直接PCI的患者占比逐年增长,由2009年的29.76%增长为2017年的42.2%。
file:////private/var/folders/4d/rl28ns0n4_g2chcfwfhlkcvc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wps-fangxiaoguo/ksohtml/wpsOYWuWv.jpg 直接PCI的患者占比变化(/100)(图18) 我国不断加强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0.5%,且呈下降态势。 file:////private/var/folders/4d/rl28ns0n4_g2chcfwfhlkcvc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wps-fangxiaoguo/ksohtml/wpsJt1bhM.jpg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发生率(/100)(图19) 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冠脉搭桥手术,从2004年至2013年,在年手术量保持5-10%的增幅的同时,院内手术死亡率从2.8%下降至1.6%,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从7.8%下降至3.8%,术后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分别缩短2天。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已降至5%左右。 2.心律失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进入心律失常心电学诊断和应用的时代。六十年代,临时起搏技术和植入型心脏永久起搏技术开始应用。1973年,成功记录到我国第一例希氏束电图,标志着我国心腔内电生理诊断和应用时代的开始。九十年代我国相继引进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技术并取得了经验。根据国家心血管质控中心数据,我国起搏器植入量从2010年的38768例增长至2018年的82779例,年增长8.8%。 file:////private/var/folders/4d/rl28ns0n4_g2chcfwfhlkcvc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wps-fangxiaoguo/ksohtml/wpsBKzBeH.jpg 2010-2018年我国起搏器植入量变化(图20) 3.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群庞大,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采取了积极举措,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明显提高。 file:////private/var/folders/4d/rl28ns0n4_g2chcfwfhlkcvc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wps-fangxiaoguo/ksohtml/wpsTwXygV.jpg 1991-201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情况(/100)(图21) (二)脑血管系统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急剧攀升,脑卒中已成为当前我国居民的重大威胁,数据调查显示,脑卒中是造成我国减寿年数的第一位病因。2017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23.18%、城市人群为20.52%。我国高度重视区域卒中防治网络建设,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区域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控制中心、急救机构等单位共同开展卒中防治工作。逐步建立人群卒中筛查预防、急诊急救、规范治疗、康复随访“四位一体”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全面开展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医疗机构建设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推广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脑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DNT)下降明显,2018年DNT中位数已缩短至50分钟以内,较2014年平均缩短18.23分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动脉溶栓和取栓数量快速增长,由2014年卒中中心建设前的1821例增长至2016年3907例,增长幅度达214.55%。 (三)恶性肿瘤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系统疾病是医学难题之一。70年来,恶性肿瘤诊疗新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手段不断优化,消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手段层出不穷。以CT、MRI和PET-CT定位和逆向调强计划为基础,放疗新技术从常规二维放疗发展到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自适应放疗等,在提高诊疗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副作用。鼻咽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通过放疗新技术,生存率提高了约5-10%。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肿瘤药物浓度监测等新技术,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大大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强化肿瘤用药全程质控,有效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使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据统计,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逐渐提高,已由2000年的30.9%提升到2017年的40.5%。 file:////private/var/folders/4d/rl28ns0n4_g2chcfwfhlkcvc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wps-fangxiaoguo/ksohtml/wpslWEAEi.jpg 我国癌症总体生存率(/100)(图22)
五、平台学科有力支撑
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日新月异,临床诊疗服务呈现出个体化、微创化、复杂化、各专业交叉融合的趋势。受益于医学影像、麻醉、重症医学、病理科等支撑专业的“及时补位”,我国医疗机构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一)医学影像专业 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学正在从以解剖结构为成像基础的传统医学影像学向以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为成像基础的分子和功能影像学方向发展。MRI、CT及超声检查等已经普及;PET、SPECT、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光学成像等提供功能及分子信息的影像技术快速发展。此外,不同的成像方式能够信息互补,成像方式不断融合,多模态成像技术(如PET/CT和SPECT/CT等技术)成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影像的进步,带动疾病诊疗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手术安全性、有效性明显改善。 (二)麻醉专业 1949年我国首个麻醉科在兰州创立,70年来,随着麻醉业务领域不断丰富、服务量不断增加,从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到百岁老人均可实施麻醉,解决了“不敢”、“不能”手术的问题。麻醉门诊由2015年的544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836万人次,增加了约53%。手术室内的麻醉由2015年的2411万例次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加,到2017年已经突破2800万例次;手术室外麻醉则由2015年的1170万例次增加到2017年的1500万例次,麻醉科成为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与此同时,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率明显下降,目前,我国麻醉相关死亡率为12/百万,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41/百万,麻醉后24小时内全因死亡率约为万分之3~4。 (三)病理专业病理专业在我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为临床提供了常规、简便、有效的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支撑性学科。2017年我国三级公立医院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达96.65%,细胞病理诊断及时率97.52%,处于较高水平。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病理学科也引进了许多自动化装置,如病理标本的自动脱水机,自动包埋机、自动切片机、自动染色机等。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省(区、市)均建立了病理远程会诊中心,开展了远程病理图文会诊,为临床提供了更便捷、可靠、有效的诊断治疗建议。
六、问题与展望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医疗服务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且仍在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了我国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医疗卫生领域尤为明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康中国”“质量强国”战略,将医疗卫生工作和医疗质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既明确了关键问题所在,又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做好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提升工作,打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国模式”,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是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继续深化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资金投入,聚焦跨省异地就医患者集中的病种和专科,精准开展专科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同时,促进社会办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促进专科间、区域间均衡发展。聚焦就医矛盾突出的儿科、产科、精神、麻醉、病理等薄弱专科和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设置等方面向薄弱专业和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缩小专科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专科间、区域间均衡发展。 三是提高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完善质控指标,扩大质控工作覆盖范围,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控工作深入基层。加强质量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机构间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