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的构建是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必须建立科学、完整、高质的医疗安全管理新体系,使之能够有效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才能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应如何建立医疗安全管理新体系呢?不妨参考以下做法。
医疗管控三部曲,建设智慧医院医疗安全新高地。
一、营造医疗安全氛围,建设安全文化高地
营造优良的“安全氛围”对保障患者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可将“安全氛围”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去,即对全院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操作程序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倡导人文关怀,实现可及性服务;建立质量督查管理体系等方法营造人本安全氛围,全面提高医疗安全质量,保障医患安全。
二、明确目标,构建医疗安全管控体系
构建“医疗安全管控网络”,具体可分三级。
一级质量控制为覆盖全院的QC小组(执行级),包括医疗小组、护理小组、院感小组等,由各科室的主任任组长,由副主任及业务骨干任成员。
二级质量控制为各科室质控组(管理级),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各行政职能部门组成,是医疗安全管控的具体实施部门。
三级质量控制为院级质控组(决策级),由医院质量与安全委员会、院质控部及各院级质量考核组组成,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及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可为其主要成员。
通过以上方式,帮助医院搭建健全的医疗安全管控体系,通过加强对基础、环节和终末质量的管理、控制,全力保障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