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泉 于 2021-12-20 10:42 编辑
政策背景 自2018年9月起,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打击欺诈骗取保专项行动,2018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71万家次,查处86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
历年政策2019年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医保局将建立飞行检查工作机制。 2020年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医疗保障稽核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医院面对医保飞检、打击骗保专项行动以及日常医保监管,医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以避免医保违规的风险?
(一)
一个明确:那些行为属于骗保?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明确,涉及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 2. 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的; 3. 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 为不属于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办理医疗保障待遇的 5. 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的; 6. 挂名住院的; 7. 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 8. 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其他欺诈骗保行为。
具体可细化为: 1.挂床住院 2.分解住院 3.分解处方 4.无指标/低标入院 5.超标收费 6.过度检查 7.超量开药 8.分解收费 9.串换项目1 0.虚构医疗费用 11.超范围支付
(二)
二要明确:医保飞行检查是如何检查的?
医保飞检主要方式:突击检查
检查时间:约一周左右
检查组成员:检查专家约40人,由医保、财务、信息、临床、第三方公司人员组成
检查分三组: 1.信息组 2.财务组+设备组 3.医学组
医学组一般设三个临床检查组
检查周期:跨度一般2个年度
基础工作:导数据、查资料、医师、护师访谈 、现场检查 了解了医保飞检的检查流程以及检查内容,对院内每个人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冷静应对医保飞检。
(三)
三要明确:医保基金违规隐患是否排查到位
医保检查的内容主要以收费检查为主,检查主要文件依据:各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等。所以计财科物价相关的医保违规风险最大。
主要违规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
如检验项目套单存在交叉重叠项目、重症监护连续收费12小时以上,同时收取了级别护理费等
如术前已诊断明确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收取剖腹探查术等
如将耗材套用项目收费等 自定项目收费 如医疗新技术未审批立项前进行收费等 多收费 如计价单位是“次”的康复理疗项目按部位进行收费等
1. 未达住院指征病人收住院,如体检、单纯检查; 2.不核实病人身份,人证不符、挂名住院; 3.虚记或多记药品、诊疗项目、耗材费用; 4.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 5.高套诊断编码等; 6.其他违约、违规、违法及欺诈骗保行为。
设备购置资金来源:是科研、教学、捐助 设备清单与现场设备核对:少?多?赠送?过期? 设备购置证、保养、有效期 设备使用的资质?操作人员? 设备使用范围与收费是否一致?套用收费项目?
已审核通过病案首页数据上传错误 医保处、药学部匹配维护正确的记账数据上传错误 费用结算类型上传错误(数据原因) 限制条件上传错误
药品目录是否及时更新 用药安全审核 中药饮品审核 月度处方点评包括医保处方 药品进销存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是否存在病例编码低码高编的情况 医疗项目、医生资质问题 不合理诊疗,不合理检查 是否存在仿造医疗文书情况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冲突的情况 护理记录与收费记录不一致的情况
各种教学性、科研性和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费用,属于医保基金不予支付的范畴,涉及临床试验相关的病例如涉及医保基金支付需理清费用归属。 (四)
四要明确:是否建立基于医保检查的绩效考核制度
1.基于以上各科室相关权责列出清单,清单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定期整改落实;
2.定时院内模拟医保检查,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抽查,对出现的违规隐患问题相关责任人进行绩效处罚;
3.定期开展医保违规风险培训,培训后进行知识考察,考试合格或优秀给予绩效奖励,考试不合格进行绩效扣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