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1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DRG付费与DIP分值付费有何区别?

[复制链接]
1016 0
本帖最后由 李泉 于 2022-1-6 08:23 编辑

最近DRG付费和DIP分值付费沸沸扬扬又走进了大众视野~国家医保局最近印《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旨在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医保支付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DRG付费是什么
DRG付费是一种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的支付方式,按照同病、同治、同质、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将治疗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相近的患者划分到相同的诊断组进行管理,以组为单位制定医药费用标准进行付费。

DIP分值付费是什么
相对于源自西方的DRG付费,DIP分值付费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保付费方式,是基于之前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类组合后进行的分值付费。

DRG付费和DIP分值付费的区别
一、分组依据不同 ,DRG付费主要依赖临床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诊疗规律进行分组,整个过程存在较多人为的筛选归并操作,且分组一经形成,相对固定,组数一般在1000组以内。DRG制定发布时,是经过高度凝练归纳,符合当时、当地的临床实际的,但后续由于医疗技术发展、道德风险下医疗机松医疗策略选择的改变等因素,可能出现滞后或不适应性。

二、而DIP分值付费则是基于客观数据,直接以主要诊断和关联手术操作的自然组合形成病种,以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价关系形成病种分值,再考虑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因素对付费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精细化、个性化支付,病种数一般在10000项以上。DIP存在样本量过低时数据可能会失真的问题,但是随着样本量的不断累加,DIP病种及其分值在形成后能够通过数据更新、叠加实现自我修正,而无需人工干预进行大的调整。


DRG和DIP的支付标准
DRG组内变异系数(值越低说明差异越小)一般控制在1以内但即便如此,临床上仍认为部分DRG细分组存在组内差异、按相同标准支付,欠公平不合理,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细分,以便精确体现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疾病复杂程度的差异。



而DIP涵盖90%(按照例数统计)以上的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组合,尊重临床实际,组内差异更小、支付更加精确合理,从而促进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对于变异系数偏大的病种,DIP还可通过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疾病严重程度等辅助目录进行本病种内的个性化支付校正。

病案质量要求
DRG分组的来源主要是病案首页,对病案首页质量要求较高,对于高级别医院来说,病案规范性和质量较高,级别越低医院的病案规范性和质量较薄弱,如临床规范、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对DRG入组和分组都提出较大的挑战。

而基于DIP的分组原理,其对编码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只要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实际使用ICD11填写病案首页,即可基于ICD11的病案首页数据迅速更新整个DIP病种目录,实现临床应用与医保支付的无缝衔接。

治疗费用变化不同
DRG适用于住院患者,为了控费医院会更多引导患者自费承担,同时对门诊患者和门诊特殊疾病不适用,容易导致门诊费用增加,有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治疗费用增加。

而DIP付费,是基于预付费,病种收入相对稳定,医院想要提高效益就需要努力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次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扩大口碑效益,提升医院品牌竞争力。医院可能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给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或是在医疗费用方面给予优惠。

总结
不管是DIP分值付费还是DRG付费原则都是一致的!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各有各的优势,至于哪一种更加的合适合理,还有一段路要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3

粉丝

380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4-12 12:31 , Processed in 0.0450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