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2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实践探讨

[复制链接]
622 0
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实践探讨[url=]李笠1[/url][url=]李涛2[/url][url=]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url][url=]2.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url]


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近期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特征,探讨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研究医院2020年6月起完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向患者推送危急值预警通知管理方法前后、同期各4个月,共8个月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数据结果。结果: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后,危急值管理质量指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门诊危急值管理数据,针对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患者危急值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平均时效,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手机版 English 帮助中心

欢迎
[url=]lishuaizha...[/url]



我的CNKI
充值中心




HTML阅读开放试用阶段,欢迎体验!




目录结构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文内图表

参考文献









中国医院 2022,26(02),83-85 DOI:10.19660/j.issn.1671-0592.2022.2.26
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实践探讨
[url=]精读[/url]
[url=]收藏[/url]

永久保存本文,请下载至本地




李笠 李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 [url=]打印[/url]

摘    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近期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特征,探讨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研究医院2020年6月起完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向患者推送危急值预警通知管理方法前后、同期各4个月,共8个月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数据结果。结果: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后,危急值管理质量指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门诊危急值管理数据,针对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患者危急值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平均时效,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关键词:门诊;危急值;闭环管理;质量改进;


作者简介:*李涛: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医务处研究实习员E-mail:ltzf2000@sina.com;

收稿日期:2021-07-09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losed-loop management of critical value information for outpatientsLI Li LI TaoBeij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at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data of outpatients in Grade Ⅲ hospital in Beijing recently, and to explore the deficiencie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in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critical value informatization. Methods: Collected the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data of outpatient inspections for a total of 8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means to automatically push the critical value early warning notif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to patients from June 2020, and 4 months each during the same period.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ata results. Results: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the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quality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critical value management data of outpatient clinics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rescue of outpatient critical value is improved, the average time of rescue is shortened, the safety of patients is effectively guaranteed,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reatment is improved.


Keyword:

outpatient service; critical value; information closed-loop management;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Received: 2021-07-09





“危急值”是2013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核心条款[1]。检验科在确认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患者生命,保障医疗安全。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13年采用危急值信息管理平台以来,加强了对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对危急值管理数据的分析,发现信息化闭环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特别在门诊工作中尤为凸显。针对问题我院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与完善。本文就信息化改造效果探讨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为持续改进门诊患者危急值管理质量提供参考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统计改进前(2019年6〜9月)及改进后(2020年6〜9月)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质控管理报表数据。我院持续推进使用危急值信息管理平台,将HIS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升级改造,对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过程进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闭环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系统,目前信息闭环管理流程为:医生工作站录入检验医嘱;检验科接收医嘱后采样检验、结果数值自动从检验设备传到临床检验平台、通过系统设置的危急值规则生成危急值报告、检验科工作人员决定是否复检和是否发送危急值报告消息;消息平台按指令同时发送消息至临床医护HIS工作站与门诊患者,同时为了保证消息的有效快速接收继续保留电话通知流程;消息接收者接收。全部闭环管理过程均有时间节点和处理环节记录。信息化处理流程见图1,本研究新完善功能已用阴影标出。


检验科危急值信息平台设定标准。危急值是医学决定水平中的一个阈值,目前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在制定危急值的项目内容和阈值界定时,通常根据医院具体临床情况来设定,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原则[2]。中国医院协会在《患者安全目标》报告中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内明确指出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但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我院由医务部牵头组织检验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专家,依据《临床检验操作指南》和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出台的文件以及专家共识,共同制定了适用于我院的危急值标准。医务部质控组定期每年召开相关科室沟通会对危急值标准进行修订。


[url=][/url]

图1 危急值信息化处理流程[url=]下载原图[/url]



1.2 方法1.2.1 发现问题。

分析2019年危急值质控管理报表数据,发现门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有效抢救平均时效”明显低于急诊患者与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针对危急值实施抢救措施的患者例数/出现危机值的患者例数×100%;有效抢救平均时效=出现危急值患者得到抢救时间-检验科危急值预警通知发出时间(分钟)。


1.2.2 原因分析。

危急值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而言,门诊危急值的管理难度较病区难度更高[3,4]。医务部联合检验科、信息中心、护理部、临床质控组等相关部门成员通过全员头脑风暴,绘制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5大因素找出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1)门诊患者流动性大,范围广,很多患者未得到检验结果便离开医院,医院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电话方式联系患者,影响有效抢救平均时效。(2)患者所留联系电话有误:包括未留联系电话、电话号码填写错误。往往需要通过所留居所地址,联系当地派出所或居委会再行寻找患者。其结果是无法联系到本人。(3)患者不能及时接听电话。当患者回拨电话至医院时,承担通知的医务人员已经离开。(4)临床医护HIS工作站危急值消息通知不明显,目前为主动查看模式,通知容易被忽略。且门诊医师流动性大,出诊结束后不会主动登录门诊医生站系统查阅患者检验结果,与急诊及住院部医师作为患者的“主责医师”的责任感有很大差别。


1.2.3 制定并实施对策。

通过上述原因分析,实施可行性信息化管理方式对策:(1)改进信息系统,通过增加程序字段与接口,实现了门诊患者成为消息接收者的功能。危急值报告经复检审核后,检验科发送消息指令,系统按指令会自动向患者推送危急值预警通知。方式是在原有微信推送检验报告中增加危机值预警通知。目的是对医患双方同时进行预警提示,增加患者对危急值的重视,督促其尽快来院复诊,尽快实施医疗救治,争取最佳抢救时机。(2)完善信息系统,将建卡环节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单元设置为必填项,进行自动数字位数校验。避免了联系方式空值,同时降低了错误率。(3)继续保留电话通知方式,人工与智能双模式同时运行,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4)优化信息系统,增加临床消息接收弹窗与强制处理功能,将主动查看变为被动必须查看。医护HIS平台消息接收平台增加自动预警弹窗功能,当检验科发送危急值通知指令后,医护HIS平台操作界面会弹出消息预警弹窗,5分钟未应答会重复弹出弹窗直至有人响应点击查看并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医院危急值质控管理系统中导出门诊危急值原始数据。2019年6〜9月与2020年6〜9月信息包括:就诊科室、就诊日期、病案号、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检验号、检验医嘱、标本名称、化验项目、化验者、化验时间、报告结果、报告说明、报告者、报告时间、接收者、接收时间、预警时间、临床接收人、临床处理时间。2019年6〜9月危急值报告556例,抢救成功率为95.5%,有效抢救平均时效为(166.29±672.14)分钟;2020年6〜9月危急值报告524例,抢救成功率99.4%,有效抢救平均时效为(32.80±118.18)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危急值管理在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我院原有门诊危急值报送方式为:门诊医生工作站危急值消息查看、同时检验科电话通知临床医生危机值情况,再由医生电话联系患者。此方式由于不能及时联系到患者,患者不知情,而经常出现危急值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患者治疗时间窗错失或被延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此次管理改进从信息系统完善消息平台入手,增加了临床危急值预警弹窗、增加了危急值消息类型配置和消息内容配置,同时完善了信息建卡环节联系方式的留存优化问题。最终实现了与推送患者检验报告平台的对接,成功地向门诊患者推送了危急值预警提示报告。通过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患者危急值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平均时效,提高了医疗管理质量。


我院现行的危急值信息管理闭环模式可以保证检验危急值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6],同时可以帮助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高效地发现检验危急值管理流程中的缺陷;在该模式下,流程中的相关节点均有对应的时点控制,有利于持续改进[7,8]。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闭环管理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日益重视[9],各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上都有较多投入。我院可继续从以下方面完善危急值信息管理系统:将医生抢救措施相关医嘱、病历或病程记录自动链接写入危急值管理报表,使信息化闭环管理更加全面的体现,也便于后期临床和管理部门追溯管控。


危急值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不仅体现在智能信息管理环节,同时应加强院内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持续管理。如针对我院门诊危急值管理现状,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建卡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强调正确录入患者联系方式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心。(2)加强医患沟通,尤其针对病情相对危重复杂的患者,医师在接诊时有义务告知其保持通讯畅通,同时再次核对系统上留存的联系方式是否正确。(3)严格落实危急值管理制度,增强门诊医师责任感,强调科室负责制,门诊医师不能及时处理必须交接科室值班医师代为处理。我院将继续实行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与危急值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使危急值管理更加科学严谨、智能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建辉,温雅楠,黄建立,等.包头市第四医院2016年度检验危急值项目和数据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5):48-49.

[2] 刘瑞玲,蔡珊珊,郑海霞,等.克服血站工作人员职业倦怠需建立有效机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255-256.

[3] 秦媛媛,周婷婷,王青尔.危急值报警制度在大型肾脏病专病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3):1655-1657.

[4] 邹姮,张俊凤,许健,等.运用PDCA提高门急诊危急值信息化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32-34.

[5] 刘汝锋,王悦,任颖佳,等.北京地区22家三级医院检验结果危急值调查与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3):234-239.

[6] 徐炜新,孙杰.信息化技术平台在检验危急值报告中应用价值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634-2635.

[7] 贾农,孙文敏,钱净,等.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7):41-43.

[8] 孙杰,徐炜新,任军.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4):380-383.

[9] 张丽敏,于艳艳,刘亚平.用药闭环管理与医疗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2):7-9.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68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5 20:41 , Processed in 0.0518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