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2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为什么医院规模越来越大?

[复制链接]
1023 0
伴随着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与医疗费用高增长同步出现的是医院越来越大和大医院越来越多。且不论类似郑附一这样的巨无霸超级医院,大型医院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医院的规模也事实上越来越大。但是,无论是卫生监管还是医保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日益强化,医疗费用的增速正在趋缓,这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即使监管达到了管控的效果,依然无法阻止医院变大。
以中国市场为例,在2010年到2020年之间,公立医院数量除了2013年增加了0.1%之外,其余年份机构数量都是减少的。不过,这主要是因为公立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机构数量减少所致,而公立三级医院的数量则是持续上升的。2020年一共有2588家公立三级医院,2010年只有1258家,这10年间一共增长了一倍。而二级公立医院则从6104家减少到5833家,一级医院从3081家减少到了2267家。
从已定级的公立医院机构数量分布结构来看,三级公立医院占比持续上升,从2010年的12%上升到2020年的24%。而二级和一级公立医院则分别从58%和30%下降到55%和21%。由此可见,公立医院从机构数量上供给虽然持续减少,但减少的是公立的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是持续增加的。
2020年,全国共有1932家800床以上的公立医院,同比增加3%。在床位供给上,增长最快的是三级医院,平均每机构床位数量从2013年的935张增长到2020年的1002张。由于三级医院中公立机构占86%,因此主要的推动力还是公立三级医院做大做强规模导致。
大医院的增长动能主要来自几个方面:老龄化导致复杂疾病增多、新技术集中在大医院提供。
首先,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复杂疾病的需求持续增加,由于中小医院治疗能力的欠缺,大医院成为高价值病人的主要服务提供方。中小医院的门诊诊次和住院量虽然远超大医院,但由于简单疾病的客单价较低,单一机构的营收在大医院和中小医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如,2020年,中国医院市场规模为3.49万亿元,其中三级医院占69%的市场份额,二级医院占28%,一级医院只占3%。
然后,由于新技术主要治疗复杂疾病,而其价格极为高昂,大医院从中得到了最大的竞争优势。与20世纪主要开发普适性的新药不同,21世纪的新药主要治疗复杂疾病尤其是癌症,可适用人群大幅收窄,由于其采用了高价策略,大医院收治病人虽然数量并不是最高,但高昂的药耗价格推高了其收入。
从日本市场可以看到,医保改革之后,中小型医院的服务成本普遍出现了上升,药耗的成本占比出现了下降,但大医院则相反,大医院的药耗成本占比出现了明显上升,服务成本占比出现了下降。医院服务支出占比与收入增速成反比。只有医院收入增速下滑或负增长,服务支出占比才出现明显上升。2015年之后,大医院收入大幅增长,同期药占比出现了快速上升,从17%上升到19%,耗占比也从11%上升到12%,这说明大医院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更多依赖产品来获得收入增长,这推动了产品相关成本开支的上升。
因此,在老龄化引发的复杂疾病需求和大医院在新技术服务能力的优势,未来医院将越来越大。但是,医院规模太大会抬高管理成本,导致医院出现亏损,难以长期维系。从海外市场来看,大医院并不是无限制提高床位来扩张,而主要是通过提高单床收入,通过寻求床位和收入的平衡来发展。比如,自从1999年以来,日本的医院数量和床位数都是持续下跌的,每10万人口对应的病床数量从1999年的1478.1床下降为1284.1床。但同期的大医院收入出现了快速增长,500床以上大医院均机构的营收从2011年的1319.8亿日元(72.9亿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1840.4亿日元(101.6亿人民币)。
因此,随着监管的持续强化和支付制度改革,中国的医院虽然越来越大,但无限制扩张床位并不符合自身的利益,也难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革。随着DRG/DIP在全国的推进,病床周转率将大大加快,床位空置率会出现明显增加,医院需要提高自身的内部管理和经营能力,改变以大为强的定势思维,更多聚焦于提高单床收入才能应对变革。

来源 | 村夫日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6 03:12 , Processed in 0.0469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