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2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佛山市中医院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829 0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对于公立医院来说,高质量发展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导意义。佛山市中医院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积极研判国家政策,立足中医为本、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首先医院综合医疗能力不断提升,佛山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教、研及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大型中医医院,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救治单位,通过了国家级高级胸痛中心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是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域中医(骨伤)诊疗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佛山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医院竞争力·全国中医医院排名100强”中地级市中医医院第一名,连续两年“国考”排名保持在全国公立中医医院50强的方阵中。目前,医院拥有国家区域诊疗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8个、市级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29个;拥有占地面积达109亩的制剂中心,有24个剂型,共113个品种,其中纯中药制剂有19种剂型102个品种。“佛山伤科正骨”和“伤科制药”两项传统技艺分别入选了广东省和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医院集团2021年门急诊总诊疗人次超过478.86万人次,年出院超过8.92万人次,年手术约6.76万多台次;其中,院本部超过一半的患者来自外地,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CMI值1.798,DRG病组数653(佛山市DRG病例组数为864组),三四级手术占比50%,疑难危重CD型病例收治率90.4%。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辐射能力,佛山市中医院从以下四大方面发力。
制度创新,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的转变,更是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医院编制《佛山市中医院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首次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中西医并重,格局国际化,规模集团化,技术领先化,运营精益化,致力于打造一所(医院与医学院)院院合一的研究型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型中医医院”发展目标。明确“建高地,育名医,强专科,补短板,推创新,兴科教,扬文化,保发展”的建设思路,在医、教、研、防、管全面规划部署。以“四有五抓促可持续发展,实现“一提升一下沉”。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修订出台《佛山市中医院章程》,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写入《章程》,健全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技术创新,塑造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医院通过引进和研发来发展医疗新技术,积极巩固和促进原有优势学科的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形成新的技术特色。一是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佛山市中医院精准检验研究中心,促进精准医学与临床大数据建设。二是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加快新药研发、院内制剂转化和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等建设。2021年医院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验方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加强华南区域诊疗中心(骨科)建设,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联合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截止2022年3月,完成机器人辅助手术712例。“5G+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也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四是医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佛山市中医院分中心”,与“戴尅戎院士(团队)合作进行相关研究。五是磁波刀治疗药物难治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技术已加入2项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近几年医院开展新技术85项,其中省级9项、国家级15项、国际级5项。
目前我院被确立为全国加速康复外科(骨科)4家多中心临床试验机构之一,是国家首批试点医院、国家首批骨科软组织及缝合规范培训基地、世界中联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骨科学培训基地。
模式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坚持患者需求导向,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健康需求,持续提升医疗供给质量和效率。
医院加快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一是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如启动骨科亚中心建设,实行精准医疗同时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二是创新急救服务模式,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和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2020年,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2021年,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三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启动共享病床试点工作。探索“无陪护病房”服务模式。四是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探索“无痛病房”建设,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五是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六是加速开展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加快择期手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七是实现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医院被授予“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标志着心血管疾病的核心诊疗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国家级的认可。八是建设保膝中心,实现老年人的保膝个性化需求模式,促进骨关节患者快速康复。九是为提供高端诊疗服务模式,新引进的超高端CT以及华南地区首台磁波刀等影像设备,配合全面升级的自助检查预约系统及“互联网+智能云影像平台”。
管理创新,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医院依靠管理创新,提高员工积极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1.以精益管理实现卓越运营
早在2012年,医院就以“精益医院,卓越运营”为目标,确定了“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率、求效益”的运营思路,保持医疗服务的数量和收益的平稳增长,调整服务结构和收入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和医院资源利用效率,树立重效益、轻收入的经营理念。一是明确了以预算管理和科主任综合目标管理为抓手的运营管理考核模式。以高水平医院要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的运营指标、医保改革要求以及医院实际情况为目标依据,制定预算方案和科主任综合目标,细化各项计划和目标,完成医院目标,落实医院战略。二是灵活运用DRG科学管理工具,从能力指标、服务效率、成本与费用、质量与安全四个维度建立可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引导,以实现学科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行行政MDT多部门协调,督促落实、保障运营管理考核模式落实到位。
2.以优化薪酬分配调动员工积极性
薪酬待遇是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医院优质高效运行的重要指挥棒。一直以来,医院着力于落实“两个允许”,动态调整员工薪酬水平。一是持续优化绩效薪酬管理办法,营造绩效与专业能力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定岗定编和全成本核算制度,确保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三是结合“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按照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四个维度。实行按工作数量和按工作质量的薪酬激励与考核机制,促使科室加强管理,提升质量,保障安全,提高效率和效益。四是充分考虑医院的公益性质,普惠和激励相结合,优绩优筹,向临床一线和重要岗位倾斜。
3.以培养人才队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医院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实行“引育结合,以育为主”的方法,确定各科室的引育标准,引进领军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储备复合型人才,为高水平医院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一是自主培养,实行“三六一一”人才计划。二是联合培养,与国内外一流医疗科研管理机构合作,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工程、国医跟学工程等, 2021年柔性引进周岱翰、熊继柏、李佃贵、唐祖宣国医大师,并有4个国医大师学术传承工作室落户我院。三是精准引进,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补齐学科短板。四是管理型人才培养,2012年始进行了5批次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充实了管理人才队伍。
4.实行科教兴院战略
2021年,医院正式挂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通过政府主导,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优质资源,推动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本、硕、博一体化教育体系,打造医学教育和研究高地,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未来几年,佛山市中医院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上寻求突破,持续高效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医院扩改建工程、“一院多区”建设等,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摘自【健康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6 08:54 , Processed in 0.0499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