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5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三甲复审营养科资料:糖尿病营养治疗流程

[复制链接]
651 0
1询问病史
(1)症状:有无“三多一少”,有无并发症(心脑血管、肾脏、眼、植物神经)的表现。
(2)用药情况:是否用降糖药。
(3)饮食情况:摄入食物频度调查(近2~3个月)。

2、测算体型
(1)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或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2)计算体质量指数,根据附表1(BMI)判断体型:
       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附表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03年)
项  目        体重过轻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体质量指数(kg/㎡)   <18.5      18.5~23.9     24~27.9    ≥28
腰围(cm)男性 ≥85
         女性 ≥80
3查看化验单及相应检查
(1)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胰岛素/C肽(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2)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3)肝功能全套。
(4)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
(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A1b/Cr)
(6)血压。
(7)眼底检查。
(8)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9)X片、CT等。

附表2   血糖代谢异常的诊断
                                静脉血糖(mmol/L)
项目                       空腹          餐后2小时(口服葡萄糖75g)
正常人 <6.1          <7.8
糖尿病 ≥7.0          ≥11.1(或随机血糖)
糖耐量减退(IGT) <7.0          7.8~11.1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6.1~7.0         <7.8
4、计算热能及营养素摄入,制订营养处方。

      附表3   糖尿病患者体型、劳动强度与热能摄入
                               热能供给[kcal/(kg·d)]
劳动强度                 消瘦            正常           超重
卧床 20~25 15~20 15
轻 35 30 20~25
中 40 35 30
重 45~50 40 35
(1)根据患者体型,劳动强度,计算热能(附表1、附表3)。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2%~15%,脂肪27%,碳水化合物55%~58%。
(2)儿童1型糖尿病:热能=1000kcal+100×(年龄-1)kcal。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儿童乙型糖尿病酌情而定。
  (3)热能餐饮分配:一日三餐(30%,35%,35%)
  (4)对采用三餐血糖控制不佳者可用一日六餐(25%,5%。30%,5%,30%,5%)。
  (5)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可按食物交换份获取见附表4。

附表4   糖尿病不同热量食物分配
热量     单位   谷薯类   蔬菜类   肉类    乳豆蛋    油脂    水果
(kcal)   (份)  (份)   (份)  (份)   (份)   (份)  (份)
1200       14 6 1 2 2 2 1
1400 16 7 1 3 2 2 1
1600 18 8 1 4 2 2 1
1800 20 10 1 4 2 2 1
2000 22 12 1 4 2 2 1
  注:1单位=1份食物,产生热能90kcal。
    谷类1份=米面(干重)25g;蔬菜1份=干菜类500g;
    肉类1份=瘦肉50g;乳豆类1份=牛乳110ml;
    油脂1份=烹调油10ml;水果1份=苹果200g。
    血糖控制不好时,可把水果1个交换份换成粗杂粮1份。
   5、具体饮食类型: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意:
(1在主食摄入中适量选用粗杂粮(荞麦、燕麦、玉米等),50-75g/d。
(2蔬菜中叶菜类选用最好达到全天蔬菜量一半,150-25-g/d。
(3红肉(猪、羊。牛瘦肉)用量≤75g/d。
(4两餐之间食用水果,按附表4方案选择。
(5选用坚果(花生、核桃、腰果等)要扣除相应油脂摄入量。
(6严格控制葡萄糖、蔗糖及甜点、饮料的食用。
(7慎饮酒。

6、糖尿病并发症
(1)糖尿病合并并发症
①实验室检查: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如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②根据附表3计算热能。三大产能营养素占总热能比为:蛋白质15%~17%,脂肪25%~27%,碳水化合物56%~60%,胆固醇≤300mg/d。
③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低脂饮食。
④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饮食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Ø每日植物油≤25ml。
Ø慎用油煎炸及富含脂肪食物(烧鸡、烤鸭、熏鱼等)。
Ø慎用荤汤(大排汤、蹄膀汤、鸡汤等)。
Ø慎用富含胆固醇食物(鱼仔、虾仔、蟹黄等)。
Ø增加黄绿色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摄入。
Ø增加菌藻类食物(香菇、木耳、蘑菇、海带、紫菜等)摄入。
(2)糖尿病肾病
①肾病三期(尿微量蛋白30~299mg/24h尿):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0.8~1.0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②肾病四期(尿微量蛋白>300mg/24h尿,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血尿,下肢水肿等):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0.8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合并肾病三、四期患者饮食除按以上糖尿病饮食应注意:
Ø优质蛋白质(瘦肉、鸡鸭、鱼虾)占全天蛋白质摄入量70%。
Ø慎用黄豆及其制品。
Ø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食盐≤3g(1g食盐=5ml酱油)。
Ø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根据尿量摄入液体里。
③肾病五期(尿毒症期,高血压、浮肿,血浆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非透析者)蛋白质0.6-0.7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
具体食谱类型: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合并肾病五期患者饮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Ø优质蛋白质(瘦肉、鸡鸭、鱼虾)占全天蛋白质摄入量70%。
Ø慎用黄豆及其制品。
Ø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食盐≤3g(1g食盐=5ml酱油)。
Ø若有浮肿、高血压,每日根据尿量摄入液体量。
Ø高钾血症限制富含钾食物摄入。
Ø缺铁性贫血者增加富含铁(动物血)摄入,每周3~4次。
Ø选用纯淀粉食物(芋头、山药、土豆等)代替米面粉作为全天主食一部分。
④肾病五期尿毒症期(血液透析者):热能摄入对照附表3计算得到。三大产能物质占总热能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0g/kg,脂肪27%~30%,碳水化合物50%~55%。应选用富含铁、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呼吸有烂苹果气味,尿酸酮体(+),甚至昏迷。
应充分补充液体摄入量及根据血浆电解质检查补充富含钾、钠的食物。
具体食物类型:糖尿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7、营养咨询及营养教育
指导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的食用酒精饮料、饮茶。戒烟等),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运动情况、饮食特点等)针对性制定个性化营养处方并指导其执行。

8、饮食治疗疗效观察
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对超重及肥胖者,HbA1c<7%,无糖尿病并发症者可以先采用单纯饮食调整及运动治疗,4周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继续采用原饮食方案;并每月减轻体重2~4kg,若血糖控制不明显,则在饮食调整基础上加用降糖药物,并减轻体重直至理想体重的±5%,以期达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见附表5。

附表5    糖尿病控制目标
         (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5年第4版)
指    标                             目   标   值
HbA1c        6.5%
血压        130/80mmHg
LDL-C       2.5mmol/L
HDL-C       1.0mmol/L
TG      1.5mmol/L
尿白蛋白/肌酐              2.5mmol/L(男性)
                  3.5mmol/L(女性)
运动       150分钟/周
对1型糖尿病及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实施饮食调整并使用胰岛素及其他治疗并发症的药物,以期达到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对合并出现新并发症或病情发生变化(如出现酮症酸中毒),应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重新制订一个饮食方案,以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浆葡萄糖4.4~6.1mmol/L,非空腹血浆葡萄糖4.4~8.0mmol/L。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203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4-11-10 10:56 , Processed in 0.0520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