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医学以解剖、生化、病理为治病依始,无奈通常药物并未能百分之一百攻克疾病始原,尽管药物对多数人都有一定疗效,却仍然有一小撮人对某些药物有异常反应,迄今往往未能就此作出完满解释。个体医疗的诞生,就是希望能够做到治疗个体化,考虑到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如其年龄、性别、病历、遗传、药敏等因素,而以最优化的治疗用于他们身上,其意义在于重视人的个体差异。 不少人以为个体医疗源出西方,认为西方医学对疾病的了解准确、透切,对医治直造精微,故能做到个体化治疗。其实,中国才是个体医疗之发祥地。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的辨证论治,已实干地体验出个体医疗的精神。《黄帝内经》有云:“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指医者辨证,而参变于病人特殊体质,施以处方,亦随着病人情况、病情转变、外在和内在环境变化而改变。例如,医治感冒病人,中医先诊断其所属症型,若属风寒感冒则治之以“小青龙汤”,如为风热感冒则施以“银翘散”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