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3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常见的医疗风险 摘录

[复制链接]
738 1
1.医院医疗管理方面
  (1)风险管理欠规范首先,医疗流程上有漏洞:各类疾病收住、治疗标准、程序不健全;对一些新开展的技术项目或侵入性操作无规范的统一标准。其次,制度上有缺陷:医疗活动保障制度、医疗风险预警报告制度等不完善。另外,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不健全,出现医疗问题后隐瞒不报,从而造成信息阻断,切断了系统安全链,无法了解客观事实,无从着手研究分析,更不能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还有就是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与经营压力导致各科室过分重视效益,无序竞争。只强调本科的发展,不重视和思考风险增长的危险。
  (2)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培训不够 大部分临床管理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部分医护人员对卫生法律、法规掌握的不好,导致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的意识还不强,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

2.医务人员方面
  (1)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技术不过硬,医患沟通欠技巧。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工作缺乏慎独精神,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医疗文书记录普遍存在重治疗用药、轻病情观察描述的现象。
  (2)部分医务人员的临床违规行为。比如病史不详,检查不全;病情危重,术前失备;推诿拒治,错失治疗良机;探查不细,漏诊延误;术后欠观察,病情恶化。无菌操作不严,医源性感染的潜在风险等。
  (3)嘈杂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导致部分工作人员的身心疲惫,注意力分散,记忆力紊乱,甚至遗忘。由此而引发医务人员的临床失误,在制定和执行具体的诊疗计划时发生错误。

3.就医群体方面
  (1)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不可能与他们的期望值同步;咨询发达使患者对医疗过程的参与意识及知情同意的要求也不断加强。
  (2)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过程中存在风险的事实认识不足甚至完全忽略。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来到医院就等于把自己由于疾病产生的危险转嫁到医院或医生身上。一些媒体的不当报道又把医患关系推倒了信任危机的边缘。
  (3)部分患者及家属缺少道德与诚信,在利益驱动下,为获取不正当利益或免付医疗费用而无理取闹。

4.社会因素
  (1)社会的发展和各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得人们维权意识增强,患方的诉讼难度和诉讼成本降低,这些变化客观上加深了某些风险因素。医疗事故范围扩大,医疗事故由补偿性质变为赔偿性质,与其配套实施的举证倒置以及患者知情权、病历复制权等也加大了医疗行业的风险。
  (2)在不当利益的诱惑下,一些社会投机分子兴风作浪,导致医闹的日益产业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

陈秀锋  管理员  发表于 2020-6-4 14: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如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及并发症等[1,2]。一旦发生风险,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构成危害,同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本身也构成危害。
  
  1 医疗风险产生常见的原因
  
  1.1 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
  疾病发生发展复杂多变,相同疾病发生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不同症状;而不同疾病,在某些发展阶段却常会有相同表现。还有一些疾病在当今医学界还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诊断与治疗,从而易导致患者的不满及误会。这就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1.2 患者配合不佳
  有的患者认为医生开的检查项目没有必要,怕花冤枉钱或白遭检查痛苦之罪,而放弃必要的检查;也有的患者故意隐瞒病史,叙述病情不详,这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再如有的病人不按医嘱服药,随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从而增加了发生风险的系数。
  1.3 媒体负面炒作
  近来有部分媒体为了抢占所谓的“头条新闻”,对一些医患纠纷故意炒作放大,有的则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只听一面之词,其评价明显倾向患方;有的报道不客观,用词不恰当。由于这种负面渲染,激化了医患矛盾,甚至造成打砸医院及殴打医务人员事件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挫伤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1.4 医德医风较差
  个别医务人员在服务中态度冷漠,说话生硬,有的收受患者红包、礼品,甚至巧言索要,造成患者的不满。还有的医务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考虑个人利益多,上班精力不集中,心事没有用在医疗工作上,以至于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1.5 制度落实不够
  各种规章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但有些医疗机构只是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抓落实,形同虚设。医疗操作不规范,应该经患者同意的诊疗未向患者说明,该让患者签字的未履行签字手续,或医疗文书写不规范等均是造成风险重要因素。
  1.6 准入机制不健全
  按照规定,医院在人员、药品、设备、新项目的开展等方面都应有严格的准入标准。然而,有些医院只考虑经济效益,为了降低成本,扩大收益,不惜以医患生命安全做代价降低准入标准,这就埋下了风险隐患。
  
  2 防范医疗风险的主要措施
  
  2.1 强化风险意识
  医疗风险意识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行为时,对自己同时承担的风险的认识程度。我们必须教育医务人员,强化风险意识,树牢防范观念,要清醒地认识到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稍不小心随时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后果严重。
  2.2 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要教育全院打牢“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观念,严格按照《职业医师法》、《职业护士法》等规范自已的行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要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口号,做群众信得过的医务工作者。
  2.3 强化医院内部的管理。
  2.3.1 建立和落实各项制度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和体制,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网络的作用,提高诊疗质量,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3]。要严格履行职责,遵守规章。
  2.3.2 建立临床督导制度成立专职专家督导组,负责医疗质量及目标管理检查。采用现场检查、交流辅导、评分入档等方式进行评价与指导,并与工资、奖金、职级等挂钩。
  2.3.3 建立规范的准入机制对人员准入、药品器材准入、开展新项目准入、外科手术准入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2.4 注重医患沟通,宣传医学知识
  医务人员有义务对患者进行告知和宣传,特别是对于当前医学尚无把握的问题,要耐心把工作做在前头,取得患者的理解。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严格履行“签字告知义务”,切实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4],告知患者相关的治疗计划、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费用等,对于需签字的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
  2.5 建立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责任保险是解决医疗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积极作用早已被国外经验所证实,但目前由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相关各方的职责不够明晰,以及保险观念滞后等,导致医院观望、保险公司谨慎行事,没有形成合力[5]。为此,建议为医疗责任保险立法,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三方投保加以规范化。
  2.6 主动取得媒体的支持
  多年来,新闻媒介对卫生行业的正面宣传少,而报导阴暗面的多,有的报导道听途说,不合事实,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形象。我们要加强与新闻界的横向联系,可邀请记者实地了解医疗护理流程,体察医务人员的辛劳,突出模范人物的宣传,防止负面宣传、不实报道,树立医疗界的威信。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1

粉丝

439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4-9-20 05:35 , Processed in 0.0511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