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泉 于 2023-7-24 08:12 编辑
本文仍按照2021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指标体系做目标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监测为关键并逐一解析。今天带来第三期“目标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 TNM 分期评估率”的解读。
目标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①定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评估率、促进肿瘤诊疗规范化。
②背景 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全面科学评估肿瘤患者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提高肿瘤患者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率。进行分期评估,可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临床TNM分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T指原发肿瘤(tumor),N指是否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lymphnodes),M指是否有远处转移(metastasis),分期越高表示患者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由于恶性肿瘤涉及的癌种较多,针对不同癌种,开展临床TNM分期评估的方法不尽相同,医务人员应充分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制定的最新肿瘤诊疗规范、指南,进行临床TNM分期评估。开展肿瘤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有助于全面科学评估患者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提高临床TNM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诊疗效果和生存率。
基于上述背景,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作为2021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以期推动医疗机构不断重视并加强肿瘤诊疗质控管理,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肿瘤诊疗规范化,从而提高肿瘤诊疗的医疗质量,保障肿瘤患者生命安全。
③采取措施 第一、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病案、肿瘤、影像及其他临床科室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本机构肿瘤疾病诊疗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
第二、医疗机构重点加强非肿瘤专业临床科室诊疗肿瘤疾病的管理,对肿瘤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诊疗。
第三、建立本机构肿瘤单病种诊疗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④指标解析 TNM分期是对癌症进行早期、中期、晚期判断分级方法,进行严重级别的分期后,以便确定相应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一般关注五大肿瘤疾病,疾病诊断编码解析如下: 1、肺癌:主要诊断ICD-10为“C34”或主要诊断ICD-10为“Z08”、“Z51”而其他诊断ICD-10为“C34”的出院患者总和。
2、胃癌:主要诊断ICD-10为“C16”或ICD-10为“Z08”、“Z51”而其他诊断ICD-10为“C16”的出院患者。
3、肝癌:主要诊断ICD-10为“C22”或主要诊断ICD-10为“Z08”、“Z51”而其他诊断ICD-10为“C22”的出院患者总和。
4、结直肠癌:主要诊断ICD-10为“C18、C19、C20”或主要诊断ICD-10为“Z08”、“Z51”而其他诊断ICD-10为“C18、C19、C20”的出院患者。
5、乳腺癌:主要诊断ICD-10为“C50”或主要诊断ICD-10为“Z08”、“Z51”而其他诊断ICD-10为“C50”的出院患者。
⑤TNM分期核查方式: 指标是指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临床TNM 分期评估病例总数占同期住院肿瘤患者病例总数(周期性化疗患者按1人计算):
1、标准做法可以在治疗前确定评估策略。以肺癌为例,根据诊疗规范、指南推荐,肺癌临床TNM分期评估的基本策略包括胸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或增强CT、颈部/锁骨上区B超或CT、上腹部增强CT或B超、全身骨扫描,可选策略是PET/CT。
2、首页附页按照年度改进目标制订并标注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