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改燕,梁晓丽 (新疆军区总医院血液科,新疆 乌鲁木齐)
摘要:目的 减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口服药漏服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 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减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目标达标率100.00 %。结论 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责任护士的药理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减少;口服药漏服率 0 引言品管圈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治疗和给药方法,如何使患者安全、规范、及时、有效地服用药物,我科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药漏服的问题进行改进,确保患者服药到口,保证用药安全,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 年 1 月 10 日 -2 月 10 日 45 例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次数 300 例次为对照组,以 2016 年 2 月 11 日 -3 月 11 日 45 例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次数 300 例次为观察组。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圈长,圈员共10 人组成,护士长为本活动圈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监督,圈员负责每个步骤的实施。
1.2.2 主题选定 召开全体圈员会议,以“减少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提高文书书写质量”为评价项目 [2]。根据上级重视程度、急迫性、可行性、圈能力以最高5 分,普通 3 分,最低 1 分进行评分。最终以“减少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总评分 172 分排序第一,选定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 现状把握 调查2016 年 1 月 10 日 -2 月 10 日 45 例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 300 例次,统计出漏服 56 次。其中患者认知不足 12 例次,占 21.4 %,依从性差 15 例次,占 26.8 %,无陪护 8 例次,占 14.3 %,护士责任心不强 3 例次,占 5.4 %,检查、外出 18 例次,占 32.1 %。
1.2.4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经过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得出以下几大因素:护士(责任心不强,低年资人员多、培训少、未能做到看服到口、健康教育欠缺)患者(接受能力差、知识缺乏、无陪护、认知不足、依从性差、记忆力下降)事(外出、检查、请假)方法、环境、制度(工作量大、流程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桌面杂乱、无提示牌)。
1.2.5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 累计百分比 × 圈能力) =18.7 -(18.7×32.1 %×82.2 %) =13.7
1.2.6 运用 PDCA 改进措施 ①加强对患者所患疾病及所服药物知识宣教,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②收集药物作用说明书,对所需要的患者,可发放到手;③对无陪护、记忆力差、思想顽固的患者,护士看服到口,防止患者少服或不服,必要时遵医嘱留陪护;④加强护士业务知识学习,利用早交班由专人负责讲解常用药的相关知识;⑤完善患者外出请假制度,严格交接班,经医生同意请假的患者,应将药物分装好,带回服用,检查的患者,应向下一班交接清楚,检查完返回病房,及时补发,对不假外出的患者应在服药单上注明,并交班;⑥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应深入宣教;⑦质控小组随时抽查,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追踪、评价。
1.3 评价以2016 年 2 月 11 日 -3 月 11 日 45 例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次数 300 例次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2 结果运用PDCA 改进措施后,统计出漏服 22 次,达到目标值,其中患者认知不足 6 例次,占 27.3 %,依从性差 6 例次,占 27.3 %,无陪护 2 例次,占 9.1 %,护士责任心不强 0 例次,检查、外出 8 例次,占 36.4 %。 3 讨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升了护士的药物知识水平,提升了护士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能力[3],提升了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晓媛, 黄英等 .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用药状况调查 [J]. 护理学杂志 ,2007,22(15):41-42. [2] 易芬.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中的应用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8(11):93-94. [3] 白月玲, 马 双 莲 . 护 士 临 床 用 药 中 的 安 全 管 理 [J]. 中 国 护 理 管理 ,2006,6(4):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