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3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

[复制链接]
835 0

居 靖1,汪海孙2,黄 萍2,陶贤琦1,张承绪3,王亚丽3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安徽安庆 246003;2.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 230061;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 100061)



摘要: 目的 分析参麦注射液的安全性,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中心提供的983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伴全身性损害260例(27.31%),皮肤及附件损害247例(25.95%),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145例(15.23%),胃肠系统损害77例(8.09%)。与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相似,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但循环系统损害(胸闷、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为其特点。结论 应加强对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不盲目扩大适应证,生产企业应注重优化制备工艺,不断提高药品质量。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参麦注射液源于《症因脉治》的参麦饮,是由等量人参、麦冬提纯制备而成。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随着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不良反应报道也明显增多[126]。本文通过对国家中心提供的983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科学客观的评价参麦注射液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国家中心提供的2007年983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其中,ADR因果关系判断为:肯定62例,很可能438例,可能452例,可能无关6例,待评价8例。选择因果关系判断为肯定、很可能、可能的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共952例纳入统计分析。

1.2 方法 依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年龄、性别、用药原因、给药途径与剂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不良反应受累器官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952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性431例,女性521例。见表1。

1.jpg





2.2 用药原因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用药原因(原患疾病)以冠心病最多,共170例,选取用药原因(原患疾
病)≥10例者列于表2。

2.jpg


2.3 给药途径与剂量 952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均为静脉滴注给药,使用剂量见表3。952例参麦注射液不
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共有375例记载有稀释溶媒情况,其中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最多,见表4。
3.jpg
4.jpg


参麦注射液说明书中记载为: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次。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研究发现临床使用参麦注射液所用的溶媒大多为说明书推荐的5%葡萄糖注射液,超剂量用药的现象很少。

2.4 联合用药 952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43例记载有合并用药,包括:甘露醇注射液、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眩晕宁、银杏叶滴丸、银杏叶总黄酮片、灯盏花素、注射用阿奇霉素、维生素B6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天麻素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尼莫地平片、替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2克拉维酸钾、曲克芦丁注射液、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盐酸氟桂利嗪片、百令胶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葡醛内酯注射液。

2.5 ADR发生时间 952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有359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191例发生在给药过程后,其余时间发生记载不详,见表5。

5.jpg

2.6 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累计器官2系统及其临床表现按照《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将报告表中涉及的ADR名称进行分类,结果见表6。


6.jpg
7.jpg

3 讨论

3.1 性别与年龄 参麦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各年龄组段均有分布,男性(447例)少于女性(536例)。与文献报道以中老年(40~79岁)发生率较高类似[3],可能因该年龄组病员数量多,发病率较高,用药机会多相关。本研究中≤10岁儿童组共6例,其用药原因为:肾病综合征、意外烫伤、急性肠炎、新生儿硬化病、急性支气管炎;不良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2例),红斑疹(3例),全身瘙痒(1例),ADR/ADE虽无严重后果,但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亦不严格,应避免在儿童使用参麦注射液。

3.2 ADR发生的时间 参麦注射液ADR/ADE可在用药过程中立即发生,或在用药过程后发生,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占大多数,达到359例,两者比例为(1.88∶1)。提示参麦注射液的ADR/ADE以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具有难预测性。究其原因除与药物的因素有关之外,亦可能与部分接受参麦注射液的肿瘤患者、气虚患者机体耐受力下降,对药物敏感度增强有关。过敏性休克的危害性不容忽视,严重过敏性休克可以致死。研究所收集的ADR/ADE报告中有一例贲门癌患者,术后在输注参麦时突然出现胸闷不适、四肢发冷、血压50/30mmHg,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气管插管,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因此医护人员临床使用时,应仔细询问既往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前30min须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适时对症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3.3 药品不良反应类型 与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相似,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但循环系统损害(胸闷、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慌、心脏骤停)为其特点。一般认为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活性成分。人参并无毒性,但用之不当或配伍不妥也可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导致延脑的呼吸、循环、运动等中枢陷入麻痹。患者出现的胸闷、气促等不良反应表现可能与此有关。

3.4 适应证 参麦注射液说明书记载的适应证为: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在使用参麦注射液出现ADR/ADE患者中,有相当多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甚至安定中毒、陈旧性肺结核、陈旧性骨盆骨折、创伤性脑损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敌敌畏中毒、电解质紊乱、拔牙术后,二甲苯过敏、风湿性关节炎、腹部刀刺伤、腹股沟疝、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无指针的使用参麦注射液,属于超适应证使用的情况。提醒临床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证,不宜超功能主治用药。

此外联合用药中亦有同时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如在使用参麦注射液的同时使用灯盏花素、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天麻素注射液的现象,不宜提倡,应尽量避免。同时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等生物制品亦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是否必须与参麦注射液同时使用值得商榷。3.5 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亟待提高 参麦注射液的附加剂中包括聚山梨酯80、亚硫酸氢钠。聚山梨酯80是中药注射剂的通用增溶剂,过去认为吐温80在制剂中只起到赋形剂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吐温80是具有一定生物和药理活性的物质,并与药物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关。用量较大时可能产生急性超敏反应、外周神经毒性、肝毒性等。研究表明,鱼腥草类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多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增溶剂聚山梨酯80密切相关。因参麦注射液的临床用量较大,聚山梨酯80的累积作用直接关系患者的用药安全。亟需予以控制。生产企业应寻求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或具有专属性的、更安全的增溶剂[729]。

4 结论

为减少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应加强对参麦注射液应用的监测,提倡合理使用,不盲目扩大适应证。对于参麦注射液可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引起重视,并对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及相关化学成分作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生产厂家应注重优化生产工艺,尽可能减少聚山梨酯80的含量,从而使这一来源于我国中医学瑰宝的中药注射剂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 丽,尹 桃,朱敏文.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J].中南药学,2007,5(3):273-6.
[2] 黄贵平,王彬彬.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原因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401-3.
[3] 方 静,周学琴.参麦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7,20(2):130-1.
[4] 张 晓,施爱群.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4,8(2):104.
[5] 盛朝晖,刘江娇.参麦注射液致6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20):1571-3.
[6] 徐世国.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06,10(12):956-7.
[7] 谭 瑾,宋民宪,傅超美.中药注射剂标准中辅料的使用及含量测定指标的统计[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3):376-7.
[8] 权国勋,汪 祥.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6例分析[J].安徽医药,2008,12(9):878-9.
[9] 吴 毅,金少鸿.药用辅料吐温80的药理、药动学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08,22(8):717-20.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202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4-9-21 13:20 , Processed in 0.0546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