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良事件应该如何讨论才更具效率和效果?
某天早上,操作室内,气氛紧张而严肃,大家齐刷刷地排成一排,尽显威严的护士长眉头紧蹙,生气地在训斥战战兢兢的小A,“都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咋还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你上班在想什么?明明2床的水,你为什么放到3床?你啥脑子啊……,大家抓紧讨论一下!”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让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小A完全找不着北,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护士长又一声呵斥:“好了,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小A下次务必注意,把盐水放放好!”不良事件讨论就这样不欢而散!
临床的我们对“讨论发言”早已司空见惯。比如下月整改问题讨论、应急演练后的讨论、疑难病历讨论等等,不胜枚举。
而当护理不良事件来临,讨论也会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如此频繁,到底有无收获?每一次讨论,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还是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的深入畅谈?你投入了精力几何,思考又深了几度?从大家的发言中收获几多?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还是随随便便地敷衍?是表面认真内心神游,还是事不关己冷眼旁观?以上问题值得深思!
要想做到讨论有效果,笔者觉得以下几点必不可少(以不良事件讨论为例),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积极留言补充。
创(造)气氛
不良事件讨论会绝不是批判会,而是通过认真讨论,积极寻找原因,从而提出更好的对策,以防再范。
护士长除自身明确此目的外,也要广而告之大家,并带头创造一个平和的良好氛围,勿随意指责,更不要让当事人带着压力经历这一过程。
总之,严肃但不苛责,轻松但不随便,大家畅所欲言。
明规则
临床工作繁忙,凡事都应该思考如何能更高效,不良事件讨论也是如此。当事人描述事件经过应客观简明扼要,清晰易懂,切不可拖泥带水。
参与讨论者认真聆听,发言时思路清晰,不要彼此重复,如确实和前面发言者意见一致,可以说同意他人观点。如此一来,也有利于当事人对于原因和对策的提取。
排顺序
发言时不可七嘴八舌乱成一锅粥,从低年资护士至高年资护士逐个发言,最后护士长全面总结,若护士长不在,由当日星星班老师(当日临时负责人)负责。倘若科里有实习生、进修生等,则把他们安排在前面进行发言。
定逻辑
发言不是想到啥说啥、想说啥说啥,要做到条理清晰有层次,让别人听明白。
对于不良事件讨论应先原因分析(人机料法环),再提出相应对策。深度挖掘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找到根本的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然实在拿捏不准,也可抛出问题,大家再商议。
善总结
护士长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家发言完毕,护士长应迅速提炼讨论内容,简明扼要总结,带着大家理清思路,强调重点,让大家看到事件背后的隐患,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风险意识。
讨论前护士长自身也应深度思考和认真反思,因为,任何一件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管理都脱不了干系。
会表扬
有人会说,都发生不良事件了,你还表扬什么,又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
你仔细品,其实有很多,比如:由于小B把关严,只是发生了隐患不良事件;虽已成事实,但小C处理及时,沟通也好,未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小D态度好,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小E分享的好点子可以防止以后类似事件再发生,等等,诸如此类,难道不值得认可和称赞吗?作为护士长,不管何时,都要看到大家身上的闪光点!
每一次深入讨论,都是集体思维火花的碰撞,也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临床工作本就繁重,不要让不良事件讨论成为压力的来源,禁锢的枷锁!
凡事都有两面性,护士长不仅要正确引导,关注事件的系统分析,同时也要让不良事件讨论变得正能量且收获满满!
如果您赞成,那请不妨试一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