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独立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更多内容,详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