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3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内控体系----用制度管理代替人为管理,实现真正的程序正义

[复制链接]
1233 0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智慧管理”作为“智慧医院”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一起助力医院插上腾飞的羽翼。
同时,国家卫健委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的管理为什么难?因为涉及到的部门、系统、流程非常得多,一些看似独立的系统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文件扭转、磋商协调、审批环节都非常繁琐,缺少信息化的支持,处理起来就很麻烦。以往我们用HRP系统实现对医院人、财、物的管理,而“智慧管理”的目标远不止对当前管理流程的固化以及信息化。智慧管理的“智慧”二字,应该体现在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手段以及管理的落实方面。后续将以“内控体系”和“运营分析”作为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例子做相应分析。
内控体系是什么,某种意义,内控并不是一套实在的系统,而是一套根植于各业务/管理系统内的指导体系。这套体系的用处,就在于实现了用制度管理代替人为管理的模式,并将许多问题进行前置。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更优秀的管理目标的。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将管理制度化,再将制度流程化,进而将流程信息化。
88681646724265725.jpg
以大型设备采购为例:在设备购置前,需要进行项目论证,项目论证可以借助“运营分析”系统的统计数据,对业务情况,如门诊量、相关疾病诊断量以及其他关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查询区域内科研课题申报情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科研经费等指标联合梳理项目论证。
当论证通过之后,将会启动预算管理机制,坚持“无预算,不执行”的预算内控,杜绝临时挪用,导致流动资金困难等问题。
当有了相关预算,则可以生成采购计划,进入采购流程。采购计划需要审批,走采购内控,做到相关科室都知晓;审批通过招标,需要招标的内控,如供应商遴选、货品是否允许进口、维保售后条件等;招标发布,开标完成,与供应商建立合同,进入合同管理内控环节。合同有专业的模板,相关参数,以及每次修改都需要进行审批。而关键词以及修改内容必须认真阅读完毕,才可以执行审批,从而避免主观惰性带来的失误。
45941646724589241.jpg
合同订立后,如何支付货款,设备到货后如何进行设备管理,都有相应的内控体系做支持。以财务内控为例,从合同提取付款信息,查询付款条件是否满足,如何支付,支付多少,还剩多少,都清清楚楚。
设备进入医院后,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如何有机结合,合理监管?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将内部服务有偿化,以阿米巴经营方式来管理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设备的拆借问题。避免因为拆借归还的时效性、设备完好性等问题引发科室间设备闲置与紧张并存的状态。通过成本转移、绩效结合的方式,引导设备高效拆借,并提高员工成本意识,爱护设备,高效利用。
当设备走到尽头,或折旧完毕,或提前报废,一个好的退出内控尤为重要。设备的准出是捐赠、租赁、报废还是其他,都需要有合理管理机制。
除此之外,内控体系还可以实现问题的前置,如物资、耗材的采购环节,通过平台化管理,让供应商自行对证照、效期进行维护,从而从源头规避问题耗材在院区流通。
内控体系对流程的优化从高值耗材管理可见一斑,既往高值耗材院内囤货、使用,而通过内控体系优化后,可以从医嘱获取耗材使用信息,申报采购,走第一道审批流程,进而供应商供货,扫码入库、配发,与病人腕带匹配,待记账划价、病人付款后,与供应商结算。实现全流程追踪,各环节内控,保障耗材安全、准确。
在报销环节、科研项目管理方面,都可以结合预算、财经安全以及本环节的内控进行综合性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程序正义。
写在最后:
有些人对于“程序正义”持保守态度,认为过分地流程化不仅冗余而且影响结果。借助信息化手段首先能保证冗余的部分并不繁琐,不再是过往拿着文件到处签字,而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或线上的审批来完成。并没有多余的工作量。
其次,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在于用制度进行管理,降低对个体行为道德层面的依赖。如果个体都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所有的规章、法律都是冗余,然而我们很难寄希望于这点。

摘自【健康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5-10 21:35 , Processed in 0.0480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