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询问病史 (1)症状:腹痛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腹泻、发热。 (2)饮食情况:食物品种、数量,食物性状及软硬度。
2、体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型(BMI);测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测血压。
3、查看化验单 (1)血常规:WBC,NE%,LY%,RBC,HBG,MCV。 (2)血生化: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血浆甘油三酯、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尿素氮、肌酐、血糖、血电解质。 (3)CT或动态增强CT检查: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 A级:正常胰腺。 B级: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漫的腺体增大。 C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 D级:除C级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 E级: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周围脂肪坏死,胰腺脓肿。 A~C级:临床上为轻型(MAP);D~E级:临床上为重型(SAP)。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2002NRS营养不良风险评分,确定营养支持方案。
4营养评价(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法) 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 | 筛查项目 | 是 | 否 | 1 | BMI﹤20.5? | | | 2 | 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 | | | 3 | 患者在过去的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 | | 4 | 患者有严重疾病吗(如ICU治疗)? | | |
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是”,则直接进入第二部营养监测。 否: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比如患者计划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计划,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
第二步:第二次营养营养筛查。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 |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 | 没有 0分 | 正常营养状态 | 没有 0分 | 正常营养需要量 | 轻度 1分 | 3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最近1个星期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20%~50% | 轻度 1分 | 骨盆骨折 或者 慢性病患者合并有以下疾病: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血液透析、糖尿病、肿瘤 | 中度 2分 | 2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BMI18.5~20.5或最近1个星期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50%~75% | 中度 2分 | 腹部重大手术、中风、重症肺炎、血液系统肿瘤 | 重度 3分 | 1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3个月内减轻>15%)或BMI<18.5(或血清白蛋白<35g/L)或最近1个星期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70%~100% | 重度 3分 | 颅脑损伤、骨髓抑制、加护病患(APACHE>10分) | 分值 | + | 分值 | =总分 | 年龄 ≥70岁加算1分(即年龄调整后总分值) | 处理: 总分≥3.0: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风险,需营养支持治疗。 总分<3.0:若患者将接受重大手术,则每周重新评估其营养状况。 | 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及其定义: 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患者虚弱但不需要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补充剂来弥补; 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得到恢复; 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
5计算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供给 能量:25~30kcal/(kg·d)。 蛋白质:占总热能10%~15%。 脂肪:占总热能10%~27%。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8%~80%。
6营养支持给予方法
(1)轻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CT分级为A、B、C。 发病最初2~5天,禁食,发病3~5天后,患者腹痛缓解,无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可选用纯碳水化合物流质,2~3天后,患者腹痛减轻或无加重,CRP降低或无变化,可选用无脂低蛋白半流,再逐渐过渡到低脂低蛋白半流及低脂低蛋白饮食。
(2)重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且具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CT分级为D、E者。
待血液动力学稳定(血压、脉搏稳定,尿量正常)后,肠道功能未恢复或出现慢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并发胰瘘、胃肠道瘘早期及胃肠道梗阻和严重消化道出血者,选用肠外营养液(血浆、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等)。
待肠蠕动恢复,肠道排气后,腹胀明显减轻,可在内窥镜引导下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于Treitz韧带远端,鼻肠管中滴注短肽型肠内营养液及谷胺酰胺制剂,一周内达到每日供热能50%~65%以上,若无腹胀、腹痛,逐渐加大剂量,8~10天达到100%摄入目标总量;若一周内达不到每日供热能50~65%以上,加用肠外营养制剂,达到机体对能量及营养素需要。
附表9 肠内营养监测表 摄入量 能量(kJ/kg) qd qd 蛋白质 qd qd 喂养管 喂养管位置 q8h q8h 鼻腔口腔护理 q8h q8h 胃/空肠造口护理 qd qd 临床症状、体征 胃潴留 每次喂养前 每次喂养前 大便次数/性质 qd qd 消化道症状 qd qd 体液平衡 出入量 qd qd 体检 体重(kg) qw qw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qw qw 血淀粉酶 qw qw CRP qw qw 肝功能 qw qow 肾功能 qw qow 血糖 qd~tid prn 电解质 qd prn 粪常规+隐血试验 prn prn 饮食治疗疗效观察 (1)血淀粉酶降低趋于正常。 (2)CRP降低趋于正常。 ①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正常或趋于正常,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趋于正常。 ②血浆前蛋白、转铁蛋白正常或趋于正常。 ③体重增加趋于正常。
|